信息详情 首页 > 信息详情

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究(吴倩云)
[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5日]

 

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究

昆山开发区震川小学 吴倩云


摘要:“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”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课程目标。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,接触朗读时间不长,因此朗读还存在唱读、顿读、喊读、回读等现象,甚至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读书。本文就低年级学生朗读时出现的这些问题,从读书姿势、扫清朗读障碍、教师示范指导、激发朗读兴趣几个方面,提出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。

关键词:朗读、低年级、兴趣、评价

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,关于朗读方面,课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,即“学习用普通话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”。在部编版教材中,我们在课后习题中,也经常看到各种朗读要求,如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”和“分角色朗读课文”等等的要求。可见,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。而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,由于学生刚进入小学,接触朗读的时间不是很长,朗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。因此,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朗读训练,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。

  1. 低年级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

  2. 低年级学生朗读存在唱读现象

   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不久,会将幼儿园的朗读习惯带入小学的语文课堂。在幼儿园里,孩子们多读朗朗上口的儿歌,因此朗读都是以儿歌的模式唱着朗读,对于他们来说,一字一顿,拖声压气才算是“朗读”。这样的朗读会给教师的朗读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,“唱”着读,所有的课文都会变成同样的腔调,不能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,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,也不能读出人物或是文章的情感。在教学中,我还发现这样的“唱读”还会让孩子无法辨识文中的生字,而是机械地记忆读音。

  3. 低年级学生朗读存在喊读现象

    在朗读教学中,经常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要响亮。其实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,但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认为,读得响就是读得好,所以每次读书都会扯着嗓子喊读。这一喊,原本优美的朗读便多了一份嘈杂,也把该有的感情喊没了,同时过大的音量也会影响孩子们的嗓子和耳朵。

  4. 低年级学生朗读存在顿读问题

    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进行字、词、句的学习,因此在朗读中经常会碰到“拦路虎”。再加上汉语的句子存在不同的成分结构,断句也可以有很多种方法,停顿也需要有一定的规律。因此,很多学生在读的时候,会把每个字拖音,尤其是不熟悉的字,不敢去读,导致最后字字拖音,读得一字一顿。甚至有的学生到了二年级,还是不太会将长句子断句,也不会在该停顿的地方停顿。

  5. 低年级学生朗读存在回读问题

    由于对课文不熟悉,很多低年级的学生会读错或是要思考下面的字词读音,句子断句等,在思考的过程中,他们往往会往回读,就算是读过的片段,他们也爱一遍一遍的回读。在背诵时,如果遇到需要思考的地方,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回读。

  6. 低年级部分学生不爱开口朗读问题

    在朗读教学中,经常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不爱开口朗读。有些孩子上课很积极,但到了朗读环节却“望而却步”,不愿意读书。后来经过观察,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不愿开口朗读,而是会选择性进行朗读。他们往往愿意读一些内容有趣,有节奏有韵律的儿歌,也会在拍手读,男女生赛读,边做动作边读的时候,显得兴致高昂。而一些比较长的叙事类或是说明类的文章,如《端午粽》、《彩虹》这类里面有一些长句子的课文,他们就会出现不愿意开口的情况。

  7. 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

  8. 指导读书姿势

   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,语文课堂的第一课就是教学生读书、写字的姿势。而教学朗读姿势这一环节,很容易被许多教师一带而过,认为差不多就好了。其实正确的坐姿和朗读姿势才能保证学生的骨骼和身体的健康发育,正确的读书姿势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时发出流畅、清晰、准确的声音。因此,在一年级上半学期,教师可以在在每次孩子们捧起书本前,捧起书本后强调一下读书姿势。在强调正确的姿势以及书本要倾斜呈45度角外,还要让孩子注意姿态要优美,端庄大方,并且可以根据朗读的内容调整表情,帮助自己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,这是朗读的“外在美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醒,学生也会慢慢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,也方便教师日后的朗读指导。

    (二)扫除朗读障碍,奠定良好朗读基础

    建造一座高楼,从一砖一瓦开始。朗读一篇文章,也必须从一字一句开始。从字开始那就是要读好这个字,把字音读准,因此低年级学生的拼音教学很重要。低年级的孩子在预习时最开始朗读课文就是借助拼音。经过教师的指导,低年级学生基本能掌握看拼音读字,但是往往对于字的前后鼻音,以及词语的轻声方面读得不太到位。特别是“的”字的朗读,教学时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读“的”字的时候要读得又轻又短,但在朗读时还是会有学生读得较慢较响,这也会导致班级内朗读不整齐。在读“的”字短语时我也经常把短语从句子中分离开来单独指导,如《端午粽》这一课中有“白白的糯米、青青的若竹叶、红红的枣”,在教学时我发现这些短语读的很不错,但一放进句子中,就有孩子跟不上了,或者说他把词放进句子中时就没有“的”字读法的意识了。在《端午粽》这一课中,这个课题的字音也难倒了一些小朋友,“端”是前鼻音,“棕”是后鼻音,放在一起很难读。在教学时,我只能将这两个字分开反复练读,多形式练读,再读带有“端”和“棕”的词语,之后再放进课题中让学生读。在随后教学中,一旦发现学生读错,就马上正音。这样,才能实现落实难读字的目标,为朗读扫清障碍。扫清生字词的障碍,课前的准备也很重要。因此我对学生课前预习工作进行了要求和反馈,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。

    (三)灵活运用教学方法,教师示范指导

    低年级的学生朗读的能力和水平处于刚发展的阶段,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,自控能力差,朗读的语气生硬,没有活力,所以教师的范读、引读很重要。而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向师性,模仿能力也比较强,因此范读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之一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,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扫清朗读的障碍,让学生明确生字词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,标点的停顿,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的情感,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,感受课文的意境。但是,范读也要求教师有着扎实的朗读基本功,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。除了全文范读,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重点的段落或句子,加以示范。尤其是低年级刚接触一些疑问句、反问句、感叹句、排比句,教师更应该重点进行指导。比如在教学《棉花姑娘》一课时,棉花姑娘向燕子、啄木鸟、青蛙求助,“请你帮我捉害虫吧!”,同样的话,同样的感叹号,需要孩子体会棉花姑娘层层递进不同的语气,如果只是单纯的文本分析,孩子可能不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棉花姑娘不同的心情和语气,而通过教师的范读,孩子在倾听的过程中便能明白棉花姑娘一次比一次焦急的心情。因此,在教师范读的带动下,学生在朗读中对读音、句顿、情感的理解也会更进一步,语感也会慢慢培养出来。

  9. 激发兴趣,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

  10. 联系生活实际,创设朗读情境,激发学生朗读兴趣

    低年级学生是非常愿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,经验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听的,如果在朗读的时候,指导他们将文中的句子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,在分享的同时返回文本,此时对于朗读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。如在教学《我多想去看看》一课中,当对“我对妈妈说,我多想去看看,我多想去看看!”一句的教学时,会发现有些学生的朗读比较平淡,也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意开口朗读。但当我问:“去游乐园吗?好玩吗?还想去吗?”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,从而既调动了情绪,又对朗读进行了指导。其次我们还可以创设情境,加深感悟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课文,调动他们的朗读兴趣。在教学《人之初》时,虽然有韵律,读起来朗朗上口,但仍然有些学生不愿意读,也有些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解句子意思感到无聊。这个时候我就让他们用《人之初》第二段中的话来劝劝一位不爱读书的小朋友,这时候他们都坐得端端正正,读得又响亮又正经。

    2.多样化的朗读形式,提高学生朗读兴趣

    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,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。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,因此一味枯燥的指名读,齐读可能会让低年级学生丧失朗读的兴趣,从而不愿意开口朗读。多样化的形式需要根据教学的对象和文本进行合理的选择。当遇到对话比较多,人物性格比较鲜明的文本时,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,让学生投入角色,读好课文。如《狐假虎威》中的狐狸和老虎,狐狸的狡猾,老虎的凶猛、糊涂都可以借助学生的朗读表现出来。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如何读,最后再让学生小组分角色进行朗读。这样,一些不愿意朗读的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被调动起来。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,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读,当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,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,既能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,又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。如教学《青蛙卖泥塘》一课时,人物的对话不是很多,但是都有各自的特点,动作,表情,语气都可以进行揣摩,非常适合进行表演读。在表演的过程中,学生能够身临其境,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。在教学优美的文本时,配乐朗读也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,在音乐美和文字美中体悟文本意境,用朗读表达情感。除此之外,男女生赛读,小组赛读,这类竞争性的朗读,拍手读,做动作读,借助外力,也能够激发学生朗读兴趣,营造良好和谐的朗读氛围。

    3.注重评价鼓励,调动学生朗读兴趣

    许多教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,都会只是简单地评价“你读得不错,很有感情”。这样的评价往往过于平淡,既少了对学生朗读针对性的评价,又显得缺乏感染力,学生无法真正教师的评价中获得鼓励与帮助。因此,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更加全面细致,独具见解的评价,让学生能够从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评价中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。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比较在意,因此在指出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时,要先对学生进行肯定。当学生朗读恰当,优美时,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性的评价,从而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,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下一次的朗读之中。

    “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”是贯穿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,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手段,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一项长远的重要作业。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刚入学不久的特殊性,必须从字词句基础开始入手,通过教师的示范朗读,多形式的朗读、多元化的评价,不断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,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,让他们进入文本之中,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。

     

    参考文献:

    [1]吴婷婷.指导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策略微探[J].小学教学参考,2018,1:28

    [2]张艳.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[J].文教资料,2013,5:51

    [3]严肃嫣.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[J].科学大众·科学教育,2014,9:64